刑事糾紛和民事糾紛的區(qū)別(刑事糾紛和民事糾紛的區(qū)別)

在線問法 時間: 2024.01.29
530
民事案件指發(fā)生在法律地位平等的民事主體之間的爭議,當事人無法協(xié)商解決,而訴諸司法團州機關,請求由司法機關受理并就有關民事權利和義務進行廓清和界定的案件,主要指有關財產(chǎn)權益方面的案件如合同糾紛,物權糾紛等以及侵權行為而發(fā)生的糾紛,比如毆打他人致輕微傷害(如果傷害嚴重,則變成刑事案件了),也包括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案件,2、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護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正確適用法律,及時審理民事案件,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維護社會秩序、經(jīng)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順利進行。

民事糾紛和刑事糾紛的區(qū)別是什么

一、民事糾紛和刑事糾紛的區(qū)別是什么

1、民事糾紛和刑事糾紛的區(qū)別如下:

(1)承擔法律責任不同,民事糾紛一般是賠償損失、恢復原狀,修理等,刑事責任主要包括承擔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拘役、管制、罰金等責任;

(2)解決方式不同,民事糾紛可以雙方協(xié)商解決,也可以放棄權利。刑事一般通過公檢法依據(jù)行使訴法解決,沒有協(xié)商的余地。

2、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護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正確適用法律,及時審理民事案件,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維護社會秩序、經(jīng)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順利進行。

二、民事糾紛怎么處理

1、協(xié)商。雙方依靠自身力量,相互妥協(xié)和讓步,解決糾紛。該方法快捷簡便、心平氣和,但應以書面方式記載協(xié)商內容。

2、調解。由第三方介入促使爭議各方相互諒解和讓步,最終化解矛盾。當爭議各方失去對話基礎,尋求第三方調解實為高明選擇。

3、仲裁。將糾紛提交仲裁機構,由其居中裁決的糾紛解決機制。仲裁一裁終局制,一方不履行仲裁裁決,對方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zhí)行。

4、訴訟。一方向法院提出請求,由法院裁決糾紛的制度。訴訟是最終、最權威的糾紛解決機制,是當事人保護權利的最后屏障。

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怎么區(qū)分

【法律分析】: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被控涉嫌侵犯了《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國家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刑事責任而進行立案偵察、審判并給予刑事制裁的案件。民事案件指發(fā)生在法律地位平等的民事主體之間的爭議,當事人無法協(xié)商解決,而訴諸司法團州機關,請求由司法機關受理并就有關民事權利和義務進行廓清和界定的案件,主要指有關財產(chǎn)權益方面的案件如合同糾紛,物權糾紛等以及侵權行為而發(fā)生的糾紛,比如毆打他人致輕微傷害(如果傷害嚴重,則變成刑事案件了),也包括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案件。

【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證準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差弊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chǎn)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順利進行。

第三條 對虛或族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zhí)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準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除法律特別規(guī)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guī)定。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yè)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的區(qū)別

兩者的性質、適用的實體法和適用的程序法都有所不同

1、性質:刑事案件,指的是危害社會、觸犯刑法,應該要受到刑法處罰的犯罪行為,它屬于階級矛盾性質;而民事案件,則主要指的是關于民事義務、權利性質的糾紛,它屬于人民內部矛盾性質。

2、刑事案件適用的法律一般只有《刑法》;而民事案件,一般適用的實體法則有《民法總則》、《婚姻法》等。

3、有關部門在審理民事案件時,通常適用的是《民事訴訟法》以及司法解釋的有關規(guī)定;而在審理刑事案件時,一般適用只《刑事訴訟法》以及司法解釋的有關的規(guī)定。

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有什么區(qū)別?

法律主觀:

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的區(qū)別: 1、所屬的法律領域不同。民事案件屬于觸犯民事法律所產(chǎn)生的案件,由民事領域產(chǎn)生。刑事案件觸犯的是刑事法律,由刑事領域產(chǎn)生。 2、涉及主體不同。民事案件的雙方當事人就是產(chǎn)生糾紛的雙方當事人,也就是說雙方當事人是平等的主體。而刑事案件的雙方當事人一方一般是國家公訴機關,另一方是加害人,而受害人不是原告資格。 3、法律后果不同。民事案件當事人可以自由的處分自己的權利,例如放棄賠償請求等,但是在刑事案件當中,不允許被害人放棄對加害人刑事責任的追究,但是也可以放棄對民事賠償?shù)淖肪俊?4、法官所處的地位不同。刑事案件中的法官較民事案件中的法官更加主動積極。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三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chǎn)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guī)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條 民事案件的審判權由人民法院行使。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guī)定對民事案件獨立進行審判,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民事糾紛和刑事糾紛的區(qū)別

一、民事糾紛和刑事糾紛的區(qū)別有什么

1、民事糾紛和刑事糾紛的區(qū)別如下:

(1)承擔法律責任不同,民事糾紛一般是賠償損失、恢復原狀,修理等,刑事責任主要包括承擔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拘役、管制、罰金等責任;

(2)解決方式不同,民事糾紛可以雙方協(xié)商解決,也可以放棄權利。刑事一般通過公檢法依據(jù)行使訴法解決,沒有協(xié)商的余地。

2、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二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一百二十三條

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并按照被告人數(shù)提出副本。

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并告知對方當事人。

二、起訴的流程是什么

1、當事人起訴,首先應提交起訴書,并按對方當事人人數(shù)提交相應份數(shù)的副本。起訴書正文應寫明請求事項和起訴事實、理由,尾部須署名或蓋公章;

2、根據(jù)誰主張誰舉證原則,原告向法院起訴應提交材料,包括原告主體資格的材料,證明原告訴訟主張的證據(jù);

3、當事人向法院提交書證,應填寫一式兩份證據(jù)清單,詳細列明提交證據(jù)的名稱、頁數(shù)。

民事糾紛和刑事糾紛的區(qū)別

民事糾紛和刑事糾紛的區(qū)別如下:

1、承擔法律責任不同,民事糾紛一般是賠償損失、恢復原狀,修理等,刑事責任主要包括承擔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拘役、管制、罰金等責任;

2、解決方式不同,民事糾紛可以雙方協(xié)商解決,也可以放棄權利。刑事一般通過公檢法依據(jù)行使訴法解決,沒有協(xié)商的余地。實踐中民事糾紛的范圍極其廣泛,公民因婚姻家庭糾紛,或者公民、法人、其他組織因其民事權益受到侵害或者與他人發(fā)生財產(chǎn)權益爭議,都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刑事糾紛一般是公民的人身、財產(chǎn)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依法追究侵害人的刑事責任。所謂的刑事訴訟就是指檢察機關或公民個人向人 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三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chǎn)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guī)定。

第八條 民事訴訟當事人有平等的訴訟權利。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保障和便利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對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民事糾紛的解決方式

民事糾紛的解決方式如下:

1、協(xié)商解決。雙方當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通過友好協(xié)商、互諒互讓達成和解協(xié)議,進而解決糾紛;

2、調解解決,調解是指發(fā)生民事糾紛的當事人在糾紛發(fā)生后,通過第三人在糾紛當事人之間進行斡旋,主持糾紛解決的一種方式;

3、仲裁解決;

4、訴訟解決。

什么是民事糾紛和刑事糾紛

法律分析:民事糾紛,是指平等主體之間發(fā)生的,以民事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糾紛。刑事糾紛是指加害人與被害人之間由于利益、情感等方面的原因并 通過犯罪這一特殊的外在形式表現(xiàn)出來的不協(xié)調的關系。二者的區(qū)別具體如下:一、依據(jù)的法律不同,處理民事糾紛依據(jù)民事法律,如民法典等,處理刑事糾紛依據(jù)的是刑法、刑事訴訟法等等。二、民事糾紛的當事人都是平等的主體,刑事糾紛的當事人,在公訴案件中,是檢察院代表國家行使訴權,在自訴案件中,雙方當事人地位平等。

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三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chǎn)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guī)定。

第八條 民事訴訟當事人有平等的訴訟權利。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保障和便利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對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九條 凡需要提起公訴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

第二百一十條 自訴案件包括下列案件:(一)告訴才處理的案件;(二)被害人有證據(jù)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三)被害人有證據(jù)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chǎn)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

民事與刑事的區(qū)別

法律分析:

1、適用法律不同,民事案適用的是民法系的法律,刑事案件適用的是刑法系的法律。

2、調整法律關系不同,民事案件調整的多為侵權行為與違約行為,刑事案件調整的一般為侵害、損害、危害行為。

3、訴訟程序不同,民事案件當事人可以直接起訴進入審判程序,刑事案件一般須通過立案、偵查、提起公訴、進入審判程序。

4、執(zhí)行方式不同,民事案件責任義務的履行是自我履行輔以強制執(zhí)行,刑事案件則是依靠國家機器的強制力來強制執(zhí)行。

5、舉證責任不同,民事案件一般是誰主張誰舉證,當事人具有舉證責任,而刑事案件的受害人或當事人沒有強制的舉證責任。

法律依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四十三條 發(fā)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zhí)行員執(zhí)行。

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zhí)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

衍生問題:

什么是民事案件,什么是刑事案件?

民事案件一般遵循不告不理的原則,即當事人不主動向國家司法機關請求,國家司法機關一般不介入干預當事人之間的糾紛。刑事案件一般都有國家刑事司法機關主動介入,受害人或者群眾報案、舉報后,公安、檢察機關即會介入偵查。然后由檢察院代表國家對被告人提起公訴,由法院作為法律的裁判者進行公正的審判從而達到制裁犯罪人和保護人民的刑法目的。

民事訴訟與刑事訴訟的區(qū)別

法律分析:民事訴訟與刑事訴訟的區(qū)別:第一,民事訴訟是民事案件的訴訟,刑事訴訟是刑事案件的訴訟;第二,民事訴訟的訴訟主體是平等的民事主體,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chǎn)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而刑事訴訟中的主體包括檢察機關的,有國家司法機關的參與;第三、民事訴訟的舉證責任是誰主張誰舉證的,刑事訴訟的舉證責任在于控方的,也就是由檢察院的公訴人進行舉證的。

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三條: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chǎn)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guī)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條: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zhí)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準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除法律特別規(guī)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guī)定。

刑事和民事的區(qū)別

刑事和民事的區(qū)別如下:

1、性質不同,民事就是經(jīng)濟糾紛,不涉及犯罪。刑事就是構成某種或數(shù)種特定犯罪。

2、責任不同,刑事案件被告人除可能負刑事責任外,還可能要負民事責任,而民事案件只負民事責任。

3、違法行為不同,刑事案件就是因犯罪行為而導致刑事訴訟進行的事件,是一種違法行為。民事案件講是因為當事人之間民事或經(jīng)濟糾紛的產(chǎn)生而導致民事訴訟進行的事件,不是一種違法行為。

4、訴訟程序不同,民事案件當事人可以直接起訴進入審判程序,刑事案件一般需通過立案、偵查、提起公訴、進入審判程序。

5、執(zhí)行方式不同,民事案件責任義務的履行是自我履行輔以強制執(zhí)行,刑事案件則是依靠國家機器的強制力來強制執(zhí)行。

6、舉證責任不同,民事案件一般是誰主張誰舉證,當事人具有舉證責任,而刑事案件的受害人或當事人沒有強制的舉證責任。

民事責任方式的種類是:

1、返還財產(chǎn),主要是指返還原物。

2、恢復原狀,是指恢復權利被侵害前的原有狀態(tài)。

3、修理、更換、重作,是指交付的標的物不符合合同要求的質量標準,債務人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方式。

4、支付違約金,是指當事人通過協(xié)商預先確定的,在違約后作出的獨立于履行行為之外的給付。

5、賠償損失,包括補償性損害賠償和懲罰性損害賠償。

6、停止侵害,是應當承擔的立即停止侵害行為的民事責任方式。

7、消除影響、恢復名譽,是指行為人在侵權行為影響所及的范圍內消除不良后果,恢復受害人的名譽評價到未受侵害時的狀態(tài)的民事責任方式。

8、賠禮道歉,是侵權行為人向受害人承認錯誤,表示歉意,求得受害人原諒。

9、繼續(xù)履行,是指債務人應當將沒有履行的義務繼續(xù)履行完畢,以實現(xiàn)債權人的債權。

10、排除妨礙,是指行為人實施的行為使權利人無法行使或不能正常行使自己的財產(chǎn)權利、人身權利,應當將妨礙權利實施的障礙予以排除。

11、消除危險,是指行為人的行為和其管理下的物件對他人的人身和財產(chǎn)安全造成威脅,應當將具有危險因素的行為或者物件予以消除。

民事訴訟具有以下特性:

1、民事訴訟是一種當事人對立,法院居間審理、裁判的等腰三角形結構。當事人之間由于利益沖突而訴至法院,在訴訟中,一方提出訴訟請求,另一方則進行防御、抗辯,因而在訴訟中形成一種對立或對抗的基本態(tài)勢和結構。法院作為國家的司法機關在民事訴訟中處于中立的地位,平等地對待當事人,以保證裁判的實體公正和形式公正。這樣一來,民事訴訟就呈現(xiàn)為一種類似幾何上等腰三角形的結構。不承認民事訴訟的這種現(xiàn)實結構,就無法正確認識民事訴訟。當事人之間雖然會就訴訟中的某些事項達成協(xié)議,甚至通過調解或和解解決糾紛,但這不過是當事人對自己權利的處分,是一種讓步或妥協(xié),并不能否定他們之間的對抗本質。

2、民事訴訟依靠國家強制力來解決民事糾紛。這體現(xiàn)在:

(1)當原告向法院提起訴訟后,被告就有義務應訴,即被告應訴的強制性。被告不能拒絕法院的審判。被告不到庭的,法院可以強制其到庭,不能強制到庭的,法院可以缺席判決;

(2)法院作出的決定、裁定和判決,當事人必須服從,履行裁判所確定或規(guī)定的義務。如果不主動履行裁定和判決的,法院可以在當事人的申請下,強制執(zhí)行。

3、從訴訟對象來看,民事訴訟解決的爭議是有關民事權利義務的爭議。一般而言,這些民事權利義務的爭議就是法律上規(guī)定的具體的權利義務爭議。法院解決民事爭議時,必須適用實體法的規(guī)定,如果沒有實體法的規(guī)定,便無根據(jù)可以適用。另外,非民事權利義務的爭議不能納入民事訴訟程序加以解決,除了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外,倫理上的沖突、政治上的爭議、體育競賽的爭議、團體組織內部的爭議、宗教上的爭議等也都不能成為民事訴訟的對象。這一問題涉及民事審判權的范圍問題。

4、民事訴訟是依照一定的法律規(guī)范,嚴格按照預定的程序和方式進行的。為了保證民事訴訟的公正性,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了一套比其他民事爭議解決制度更為復雜的程序,也可以說,民事訴訟在形式上是最為公正的程序。民事訴訟還要求法院和所有訴訟參與人的訴訟行為必須符合規(guī)定的方式,違反了規(guī)定的方式和程序雖然不是絕對,但有可能導致訴訟行為的無效。相比之下,民事調解和仲裁在程序和方式的嚴格性方面就不如民事訴訟。這就使民事訴訟程序呈現(xiàn)出一定剛性化特征。盡管民事訴訟程序在制定時會盡量考慮方便、靈活地解決民事糾紛,但依然無法達到其他非民事訴訟程序那樣的程度。

5、事實認定的形式化。民事糾紛的解決首先需要裁判機關認定案件事實,并在正確認定案件事實的基礎上作出公正裁判,但由于案件事實的認定需要依靠證據(jù),而基于合法性的要求,法院認定事實的證據(jù)又必須滿足一定的形式要求,這樣一來,也就有可能影響事實認定的有效性。一些案件中,盡管權利人事實上存在權利,卻因為沒有符合要求的證據(jù)而無法得到認可。

【版權聲明】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律師投稿,刊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于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予以及時更正或刪除。【在線反饋】

扒竊算刑事案件嗎

扒竊算刑事案件。扒竊通常指在公共場所或交通工具上偷東西,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扒竊行為不管數(shù)額大小和次數(shù)多少,一般都認定為盜竊罪。會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法律依據(jù):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 盜竊公私財物, ...
2023-12-08 14:46

不追究刑事責任和免于刑事處罰(不追究刑事責任和免于刑事處罰的區(qū)別)

免予刑事處罰和不起訴的主要區(qū)別有:性質不同,免予刑事處罰是針對的對象是已經(jīng)構成犯罪,但犯罪情節(jié)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人起訴的對象則包括不構成犯罪、指控犯罪證據(jù)不足或存疑、犯罪情節(jié)輕微,依照刑法規(guī)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人,不起 ...
法律
510熱度

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guī)定的可以適用什么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guī)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此條款是人民法院、仲裁機構、人民調解委員會處理民事糾紛時適用法律的原則性規(guī)范。 法律依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條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 ...
2023-12-05 15:49

海上保險合同產(chǎn)生糾紛的訴訟時效是怎樣的

海上保險合同產(chǎn)生糾紛的訴訟時效為兩年。根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海上保險合同向保險人要求保險賠償?shù)恼埱髾?,時效期間為二年,自保險事故發(fā)生之日起計算。 法律依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二百六十四條 根據(jù)海上保險合同向保險人要求保險賠償?shù)?...
2023-12-05 15:39

刑事拘留和行政拘留的區(qū)別

刑事拘留和行政拘留的區(qū)別具體如下:法律性質和依據(jù)不同:(1)刑事拘留是采用的強制措施,不是一種處罰,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有六個區(qū)別,分別是:適用對象不同,刑事拘留與行政拘留的區(qū)別:(1)適用的對象不同,4、刑事拘留與行政拘留的區(qū)別:(1) ...
法律
189熱度

被脅迫參加犯罪需還要負刑事責任嗎

被脅迫參加犯罪是需要負刑事責任的。被脅迫參加犯罪的屬于脅從犯,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對于脅從犯,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jié)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因此,雖是被脅迫參加犯罪,但也要承當相應的刑事責任。而在共同犯罪人中,脅從犯所擔負的刑事責任是最小的 ...
2023-12-08 14:56

民事糾紛調解協(xié)議書,民事糾紛調解協(xié)議書可以反悔嗎

【法律分析】調解達成協(xié)議,人民法院應當制作調解書,調解書經(jīng)雙方當事人簽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調解未達成協(xié)議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判決,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尊重雙方真實意思,不得強迫,達成調解協(xié)議的,法院制作調解 ...
法律
112熱度
2023-12-05 15:29

借款合同和民間借貸的區(qū)別(借款合同和民間借貸糾紛的區(qū)別)

民間借貸和金融機構借款的區(qū)別1、民間借貸主要指自然人之間、自然人與法人或其他組織之間,以及法人或其他組織相互之間,以貨幣或其他有價證券為標的進行資金融通的行為,民間借貸和借款合同糾紛的區(qū)別法律分析:借款合同一般簽訂即生效,從最高法院 ...
法律
432熱度

合同的責任與義務有什么區(qū)別

合同的責任與義務的區(qū)別: 1、義務是指法律規(guī)定對法律關系主體的限制和約束;責任是指行為人由于違約行為、違法行為或者由于法律規(guī)定而應承擔的法律后果。 2、義務并不必然同不利后果相關;而責任必然與不利后果相關。 3、義務可以通過義務主體自覺履 ...
2023-12-11 16:58

合同詐騙與合同糾紛的區(qū)別(合同詐騙與合同糾紛的區(qū)別 卷款跑路)

如果行為人在簽訂合同時根本不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只有部分履行合同的能力,卻與一方或數(shù)方簽訂大大超過自己履約能力的合同,那么行為人簽訂合同的主觀目的往往是為了騙取對方財物,一般經(jīng)濟糾紛屬于民事糾紛中的一種,因此不會涉及到刑事犯罪 ...
法律
10熱度

地方規(guī)章和地方性法規(guī)的區(qū)別

地方規(guī)章和地方性法規(guī)的區(qū)別: 1、制定機關不同:地方性法規(guī)由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常委會制定,地方規(guī)章由地方人民政府制定; 2、法律效力不同:地方規(guī)章的法律效力低于地方性法規(guī)。 法律依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七十二條 省、自治區(qū)、直 ...
2023-12-01 15:37

民事糾紛怎么賠償標準(民事糾紛不和解會怎樣)

民事賠償?shù)臉藴适嵌嗌倜袷沦r償標準按照下列規(guī)定計算:1、醫(yī)療費:按照醫(yī)院對當事人的交通事故創(chuàng)傷治療所必須的費用計算,憑據(jù)支付,9、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以死者生前或者殘者喪失勞動能力前實際扶養(yǎng)的、沒有其他生活來源的人為限,按照交通事故發(fā)生地 ...
法律
342熱度

債務人與債權人提出破產(chǎn)有區(qū)別嗎

債務人與債權人提出破產(chǎn)是有區(qū)別的,債如果是權人提出債務人破產(chǎn)的,還應當提交存在債權債務關系的資料等,企業(yè)法人不能清償?shù)狡趥鶆?,并且資產(chǎn)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的,債務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整、和解或者破產(chǎn)清算申請。 ...
2023-12-14 16:18

民事,行政,刑事責任的區(qū)別(民事行政刑事責任的區(qū)別)

5.刑事處罰的種類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這5種主刑,還包括剝奪政治權利、罰金和沒收財產(chǎn)3種附加刑,3.處罰種類不同:行政處罰的種類有:警告、罰款、行政拘留、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chǎn)停業(yè)、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 ...
法律
551熱度

鄉(xiāng)村合同糾紛怎么解決

鄉(xiāng)村合同糾紛的解決方式是: 1、合同糾紛雙方當事人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進行協(xié)商; 2、請第三方進行調解; 3、當事人根據(jù)仲裁協(xié)議或合同中的仲裁條款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4、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 ...
2023-12-13 15:32

刑事糾紛和民事糾紛的區(qū)別(刑事糾紛和民事糾紛的區(qū)別)

民事案件指發(fā)生在法律地位平等的民事主體之間的爭議,當事人無法協(xié)商解決,而訴諸司法團州機關,請求由司法機關受理并就有關民事權利和義務進行廓清和界定的案件,主要指有關財產(chǎn)權益方面的案件如合同糾紛,物權糾紛等以及侵權行為而發(fā)生的糾紛,比 ...
法律
530熱度

保險詐騙罪和合同詐騙罪的區(qū)別是什么

保險詐騙罪和合同詐騙罪的區(qū)別是犯罪目的不同和客觀要件不同。保險詐騙罪是以向保險公司騙取保險金為目的,合同詐騙罪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保險詐騙罪只發(fā)生在保險合同中,合同詐騙罪會發(fā)生在許多種合同中。 法律依據(jù): 《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條 有下 ...
2023-12-08 14:56

糾紛的解決方式有哪些(民事糾紛的解決方式有哪些)

同時,雙方當事人須在合同糾紛解決的方式中明確約定,或事后達成補充的仲裁協(xi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人民調解,是指人民調解委員會通過說服、疏導等方法,促使當事人在平等協(xié)商基礎上自愿達成調解協(xié)議,解決民間糾紛的活 ...
民事
441熱度

合同甲方和乙方的權利義務有什么區(qū)別呀

合同甲方和乙方的權利義務的區(qū)別為甲方一般是指提出目標的一方,是合同的主導方,其享有的權利通常是乙方的義務。而乙方一般是指完成目標,并根據(jù)完成情況獲取收益的一方,其義務往往圍繞甲方的權利而展開。 法律依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 ...
2023-12-08 15:16

民事糾紛賠償標準一覽表(民事糾紛賠償費怎么計算)

民事賠償?shù)臉藴适嵌嗌倜袷沦r償標準按照下列規(guī)定計算:1、醫(yī)療費:按照醫(yī)院對當事人的交通事故創(chuàng)傷治療所必須的費用計算,憑據(jù)支付,二、殘疾賠償金計算方式殘疾賠償金=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農(nóng)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傷殘 ...
法律
6熱度

兩家宅基地發(fā)生糾紛怎么辦

兩家宅基地發(fā)生糾紛的,雙方可以協(xié)商解決,如協(xié)商不成,可由人民政府進行處理,如果當事人對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條 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xié) ...
2023-12-01 15:47

合同糾紛的執(zhí)行程序都是怎樣的呢

合同糾紛的執(zhí)行程序為人民法院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zhí)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chǎn)情況,根據(jù)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zhí)行人的財產(chǎn)。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發(fā)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chǎn)部分,一般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 ...
2023-12-01 14:57

民事糾紛撤訴后是否可以再次起訴

如果撤訴原因是基于同一個事實和理由,且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在六個月內再次起訴的,法院將不予受理,但是,如果撤訴原因是基于同一個事實和理由,且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在六個月內再次起訴的,法院將不予受理,但是,對于 離婚 案件,撤訴后,沒有 ...
婚姻
41熱度

被刑事拘留,自己交保證金可以嗎

被刑事拘留要辦理取保候審的,可以自己交保證金。取保候審,是指在刑事訴訟過程中,為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交納保證金,并出具保證書,以保證隨傳隨到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 法律依據(jù): 《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 人民法 ...
2023-12-29 14:22

合同糾紛與合同詐騙的區(qū)別(合同糾紛與合同詐騙的區(qū)別刑民交叉)

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條【合同詐騙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二、合同詐騙罪會判幾年刑法第二百二 ...
法律
46熱度

查詢受過刑事處罰該怎樣

查詢受過刑事處罰可以到公安機關申請進行查詢。但是一個人的違法犯罪記錄屬于個人隱私,是不對除本人外任何個人查詢的,如有單位需要調取,需要單位派單位正式員工攜帶單位介紹信、員工個人有效身份證件,到公安機關查詢。 法律依據(jù): 《刑事訴訟法 ...
2023-12-05 16:10

法院起訴民事糾紛流程(法院起訴民事糾紛流程 門外開)

進行民事訴訟是由一定訴訟流程的,一般是先由當事人提交訴訟狀申請立案,當法院審查確定案件可以立案審理時通知當事人排期開庭,然后開庭進行案件審理,案件審理后進行宣判,受理后,法院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15日內進行答辯 ...
法律
376熱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南省| 正宁县| 永寿县| 德惠市| 周宁县| 凉山| 怀集县| 沈阳市| 旺苍县| 宁河县| 徐州市| 周口市| 潮州市| 桂林市| 巫溪县| 永宁县| 马山县| 宜宾市| 青岛市| 青阳县| 鸡泽县| 榕江县| 莒南县| 大丰市| 西藏| 遂溪县| 吉林市| 静宁县| 濮阳县| 区。| 灯塔市| 昌吉市| 阿巴嘎旗| 贺兰县| 海宁市| 商水县| 荥经县| 西盟| 额尔古纳市| 泸西县| 巴青县|